以“需求牵引、应用至上、数字赋能、提升能力”要求,以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为主线,基于三维GIS、物联网、无人机以及AI和大数据技术,构建数字孪生流域,以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(“四预”)和知识库为驱动,构建“2+N”水利智能业务应用体系,实现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精准化信息平台,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强力驱动。
数字孪生平台
基于自主三维地理信息平台、物联网平台、无人机云平台以及时空大数据平台,实现水文监测数据动态感知、水文二三维数据可视化、水利工程BIM可视化、无人机模型可视化以及4D数据动态仿真模拟,支持海量数据融合、模型轻量化处理、空间量算、空间分析、天气模拟、洪水淹没分析等功能。
水文监测与雨水情测报
采用智能化设备测量水体的水位、流速、流量、降雨量以及视频,通过系统进行统一展示和管理,及时预警,降低水库或者河流附近居民的生活风险。适用于江河、湖泊、水库、灌渠灌道等雨水情监测。
防汛抗旱调度指挥
整合气象预报、水情监测、旱情监测等多方数据实现决策支持,结合数字孪生底板,通过洪涝、干旱水文模型,对灌区旱情评估、洪涝灾情评估、洪水预警、物资管理、在线调度指挥、在线协作、调度评估。
灌区信息化
用信息化改造传统的灌区管理方式,通过信息化和灌区管理的深度融合,全面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,实现灌区管理现代化。涵盖水情监测、工情监测、智能化工程、供需水管理、水资源配置与调度、水计量与收费及业务管理等方面。
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
由水质监测设备和水质监测系统组成,主要解决水环境保护、水污染控制以及维护水环境健康问题,可广泛应用于环保、饮用水源、灌区、水厂、水产养殖、河流断面、湖泊、污染源及其他重要水域水质监测。
地下水监测与管理
面向地下水监测、超采治理、污染防治等业务,构建“天地一体”的地下水立体感知网络,建成比较完善的地下水环境监控基础设施体系,实现地下水的监测、管理、分析计算、可视化以及服务共享,结合专业模型实现对超采评估、污染溯源、生态影响评估、资源评价等分析能力。